复星医药:产融互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Connor 易欧okex官网 2025-11-07 7 0

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 史天一

在中国创新药企奋力突围的征程中,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成为行业焦点。近期,复星医药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医药行业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这一创举不仅是其融资策略的重大突破,更是其研发成果获得投资界认可的里程碑,深刻揭示了其产融互动的闭环发展逻辑。复星医药正逐步成为观察中国药企如何通过研发、产业与融资深度互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范例。

一、研发筑基

复星医药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2024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55.54亿元,其中的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比例达34.39%,相较2022年的26.90%和2023年的26.80%,提升相当明显。如此高强度且稳定增长的研发投入,正逐步迎来硕果累累的收获期。2019年至今,复星医药在创新药领域持续发力,已有12款自主研发或授权引进的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获得批准,同时拿下8款创新药物在国内的商业化权限,覆盖免疫炎症、实体瘤、血液瘤等重点治疗范畴。仅今年,其就有4款产品的5项适应症先后在国内及欧盟等地区获批,其中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成为欧盟首个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PD-1单抗,而首款自主研发的小分子创新药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的上市,更填补了罕见肿瘤治疗领域的空白。

二、借力资本

在资本运作的赛道上,复星医药始终保持着活跃态势。此前,公司便通过股权融资、发行各类债券等多种方式持续获取发展资金,为研发投入与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无论是借助股票市场吸纳社会资本,还是发行债券补充流动资金,都展现出其对资本工具的灵活运用能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8月14日,复星医药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医药行业中长期科技创新债券,又一次向社会展示了其资本创新能力。本次债券发行由招商银行牵头,同时承担主承销商与簿记管理人职责,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共同担任联席承销商。债券规模达10亿元,期限设定为2年,票面利率2.70%。发行过程中,券商自营、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保险及外资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均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认购。

复星医药表示,此次债券所募资金将为公司在核心科技创新领域的布局提供坚实资金支撑,助力创新成果更快转化落地,进而持续巩固并提升其在全球医药健康产业中的创新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依托自身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引导债券市场的低成本资金向生物医药科技前沿领域汇聚,这一举措既积极响应了政策导向,又能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债务结构更趋优化。此次科技创新债券的成功发行,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复星医药在国内创新药企中的领先地位,更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复星医药:产融互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全文

三、产融互动

复星医药的发展有着清晰的产融互动正向循环逻辑,研发投入、资本支持与产业发展三者形成相互赋能的闭环。

研发投入是这一循环的起点与核心驱动力。持续加码的研发资金转化为丰富的管线储备和不断获批的创新成果,为企业构筑起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力。这种硬实力成为吸引资本的关键筹码,当投资者看到多个临床管线的进展和多款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的获批成果,看到多个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突破潜力,自然愿意通过股权、债券等方式注入资金。

资本的涌入则反哺研发与产业扩张。无论是此前的股权融资、债券发行,还是此次科创债的落地,募集资金都会定向流向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加速了产品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进程。复星医药不仅仅聚焦研发,也深知产品只有商业化才能引爆价值,因此非常重视市场开拓,使得在产品上市后产品价值可以快速变现,又成为新一轮研发投入的“弹药库”,也为资本提供了稳定回报,增强了投资者对企业长期价值的信心。

这种“研发突破-资本认可-资金反哺-产业升级-再研发”的螺旋上升模式,让复星医药在创新药研发的高风险、长周期赛道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每一款新药的获批既是前序研发投入的成果,也是后续资本合作的基石;每一次融资的成功既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未来产业布局的起点,最终实现了创新能力与资本价值的同步增长。

四、启示

复星医药的产融互动实践,为药企提供了可复制的发展范式,其核心在于构建“研发-资本-产业”的动态平衡机制。

其一,研发投入需保持战略定力。资金和人力是有限的,只有深度战略聚焦,将资金精准投向最具独特性的产品及其核心治疗领域,通过管线深度与广度的双重突破构筑技术壁垒,研发才能取得成功。尤其要注重在关键节点形成“可验证的成果”,如临床进展、适应症获批等,为资本介入创造支点。

其二,资本工具避免单一渠道依赖。早期可依托股权融资支撑基础研究,成长期善用债券等债权工具降低成本,成熟期通过分拆、资产证券化等盘活存量资产,以多元化融资分散风险。

其三,产业运营强化价值转化。药品的市场价值绝不仅停留在获批,更在于商业化落地效率。企业应像复星医药那样,将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收益,再反哺研发,形成“产品-现金流-再创新”的闭环。同时,通过国际化布局拓宽收益来源,为资本回报提供多重保障。

归根结底,药企需牢记“研发是根、资本是翼、产业是体”,在三者动态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增长,这正是复星医药模式的核心启示。

复星医药:产融互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