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境外债重组近通关,偿债压力将降700亿
【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接近通关,偿债压力有望大幅降低】10月14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透露,当日境外债重组计划会议上,1492名债权人参与投票,其中1469人赞成,赞成票人数占比98.5%,对应债务金额支持率94.5%。至此,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获多数计划债权人批准,超75%的金额门槛。香港高等法院将于11月5日聆讯并作出最终裁决,融创距方案彻底通关仅“一步之遥”。 今年4月17日,融创针对约95.5亿美元境外债务,推出“全额债权转股权”方案,覆盖多种债务类型,还设计“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应对管理层持股稀释问题。具体是向债权人分派两类新强制可转换债券,一类转股价6.80港元/股,重组生效日起可转股;另一类转股价3.85港元/股,重组后18 - 30个月内可转股。 为维持股权结构稳定,方案拟向主要股东提供附带条件的受限股票。债权人每获100美元本金新MCB,约23美元债券将发行给主要股东或其指定方,主要股东6年内权利受限,正常不能处置股票。 若本次境外债重组加上此前境内债重组,融创整体偿债压力预计压降近700亿元,每年利息支出节约数十亿元,上市公司层面压力减轻。克而瑞统计,包括融创在内,3家房企境内外整体债务实现或接近重组,另有8家企业境外债重组,共11家房企实现部分债务重组。 不过,债务重组不意味着企业恢复正常经营。旭辉控股称公司距真正“站起来”可能需三年。截至2025年中期,融创有息负债2548.2亿元,涉诉讼金额约1663.8亿元。 克而瑞表示,出险房企首要任务是与金融机构和债权人协商,延长债务期限缓解压力。未出险房企需调整土地储备结构,加快库存和低量级城市项目去化。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